何裕民健康讲座活动在湘雅医院会议中心进行,让我们一起爱上健康新生活
  发布时间: 2015-11-30

“癌症是生活方式病,只要我们能调整心理,正确认识癌症,通过适当锻炼和注重饮食调理,就能远离癌症,保持健康生活。”11月29日,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,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展专题讲座“远离癌症,爱上健康新生活”,分享防癌治癌的科学生活方式,让更多公众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,建立预防为主、自我保健的健康意识。

本次公益活动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主办。活动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、国家卫计委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中南大学心血管内科专家孙明教授主持。活动期间,每位参会者还免费获赠2本《何裕民教您抗癌的新生活》抗癌畅销书。


癌症是生活方式病

调查数据显示,2012年全球新增约1410万例癌症病例,癌症死亡人数达820万。中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,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,30年间癌症死亡率增长了1倍多。

然而,2005年,2.9亿美国人有一千多万是癌症幸存者,带癌生存率达1/29,一个癌症患者平均可以活11年。在中国,2005年上海1400万常住人口带癌生存者13.6万,带癌生存率却仅为1/100,一个癌症患者平均可以活3-4年。

“如此大的差异主要不是在于科学技术上,而是在于观念认知与相应的应对态度、方法上,也就是我们对健康不重视,以及对癌症的错误认识。”何裕民教授表示,癌症绝不等于绝症或者死亡,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病,是心身相关性疾病,只是一种慢性病,是可防可治的。

何裕民教授表示,因此我们要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,积极纠正消极心理。此外,癌症只是一类和冠心病、糖尿病有所类似的慢性病,它的发展非常缓慢,在有效的免疫监管下,癌症可以长期休眠。

“临床实践证明,癌细胞可以‘改邪归正’―诱导分化、凋亡。很多癌症患者经过适度合理治疗,可以与癌症‘和平共处’。”何裕民教授介绍,世界卫生组织提出,三分之一肿瘤是可以预防的,三分之一肿瘤是可以治愈的,三分之一肿瘤是可以提高生存质量、延长寿命的。

调整心态,正确看待癌症

癌症患者往往有抑郁、焦虑、怀疑、孤独感、被动依赖等消极心理,调查数据显示约30-45%的患者死于心理因素。

如何从心理上防癌?何裕民教授建议,要换一种方法思考,改变观念,不做无谓的联想,有时“难得糊涂”反而更好。要承认和面对现实,活在当下,学会及时释放压力,多结交朋友,取得有效的“社会支持”。此外,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,比如读好书等。要学会慢生活,享受生活,改变生活环境及节奏,给别人宽松,也给自己“松弛”的机会。

“在调整心态的基础上,癌症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起居与生活习惯,注意体能煅炼,劳心与劳体,紧张与松驰结合,保障足够的休息与良好睡眠,善于纠正与工作有关的不良习惯等等。”何裕民教授建议。

饮食调理,远离癌症

调查数据显示,饮食不当在癌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大概占到了35%—45%左右。癌症康复与复发与否,“吃”是重要因素。因此,管住“口”是防癌、治癌与康复的关键。

如何从饮食上预防癌症?何裕民教授提出“六字饮食原则”。一是“粗”,食不宜精,粗粮、杂粮、粗纤维类食物更有利于健康。二是“淡”,少食高脂肪、动物蛋白类食品,以天然果蔬清淡为宜。三是“杂”,食谱宜杂宜广,各类食物只要没有明确的致癌性或不利肿瘤康复均宜食用。四是“少”,在杂的基础上,食物中糖脂蛋的摄入量均宜有所控制,消化功能差的肿瘤患者还应做到少食多餐。五是“烂”,除新鲜水果外其余食物均应煮熟、煮烂,特别是老年患者和化放疗治疗中及治疗后的肿瘤患者。六是“素”,多食新鲜蔬菜、水果等,这些食品中富含各种维生素,对肿瘤的防范和康复有益,故总体上饮食应适度偏素。

 
 
 
版权所有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订书服务电话:0731-84375808 传真:0731-84375844
地 址: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一段416号泊富国际金融中心40.41楼 Copyright ©2015 HNSTP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